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十一”假期,借由“數字+”,來自全國的游客將能更便捷地享受山東的好山好水:“掃一掃”即可完成線上預約,微信公眾號里能預覽景點、線路等信息,票務系統實時顯示的客流、停車余位等數據……“一部手機游山東”正在點亮山東文旅新名片。
生產線上,加速“奔跑”的數據為企業降本提效:山東方垠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內,將一塊鋼板變成H型結構件僅需1個小時,比原先縮短了5個小時,用工減少10人。公司總經理逯兆慶告訴記者,與浪潮海岳合作開展的數字化轉型,讓企業關鍵產線設備數控化率達到100%,接收客戶訂單、分配產線任務等都能通過“工廠大腦”實現。
如今,從百姓日常生活到火熱的工業生產一線,數字經濟已滲透進方方面面,成為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泛在動能與最大增量。“今年以來,山東省數字產業加速起勢,數實融合繼續領跑全國。”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產業處處長孫志強介紹,上半年,山東信息技術產業營收增長15%,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增速分別高于全國10.2、2.4個百分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產業數字化水平、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首位。
以促進數實深度融合為主線,山東持續加大政策供給,推動數字經濟加快上規模、出效益。
山東省將今年確定為數字經濟發展“全面提升”年,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行動方案,聚焦7個方面重點任務逐項攻堅。數字核心產業發展狀況決定著數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山東出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倍增發展指導意見等文件,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關鍵指標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體系,持續鞏固服務器、智能家電、新型顯示等國內領先地位,加快做大商用衛星、北斗導航、虛擬現實等潛力產業。
數實融合可更有效地釋放數字經濟倍增效應,在山東的“十強”產業和重點行業,對數字技術的應用已不再是單點突破,而是呈現出明顯的“全鏈賦能”特征。
今年以來,山東已培育數據驅動型數字經濟“晨星工廠”1538個、“晨星工廠”試點園區25個、試點縣區25個,通過推動標桿企業在更大范圍、更深層級開展數據采集、傳輸、存算、管理及應用,以往數據“轉不動”“用不好”的問題得到改善。而“數字經濟總部”直擊過往集群“集而不群”的痛點:9月底,山東首批40個“數字經濟總部項目”將完成上線,利用產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批量賦能集群企業,中小企業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能推進改造升級。據介紹,山東還將基于“產業大腦”“數字經濟總部”等開展產業鏈動態運行監測,助力產業沿鏈招引,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韌性。
工業互聯網是推動數實融合的橋梁,山東深入實施云行齊魯、工賦山東行動,逐步構筑起連接企業內外部生產要素的完整版圖。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完成2023年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下稱“雙跨”平臺)公示,山東新增3家國家級“雙跨”平臺,全省“雙跨”平臺達到7個,總數躍升至全國第2。截至目前,山東已累計培育省級試點示范項目700多個、典型應用場景220個,上半年,山東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17.5、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率70.5%、生產設備數字化率58.7%,均排名全國第2。
“數字經濟是當前最活躍、最具爆發潛力的經濟領域,山東在不少細分領域有先發優勢,需要保持住、鞏固好,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山東省已在全省多地啟動數字經濟“百城牽手萬項”,將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萬余個數字經濟項目在全省136個縣(市、區)落地,進一步增強各地數字經濟項目實施達產能力,加快數字經濟領域再形成一批新增長點。(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